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孟凡行副教授莅临南京晓庄学院讲学

作者:2018/11/21 08:46

2018年11月19日下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孟凡行应邀莅临必博手机网页版,并作《民俗艺术与社会发展》主题讲座。

孟凡行副教授首先对民俗艺术、当代艺术、社会转型、乡土意识、本土文化等关键词做了界定,然后介绍了民俗艺术研究的三大理论范式。之后他从三大理论范式的综合研究视角切入,分析了民俗艺术在传承和流布的过程中民俗艺术的物质实体、技艺,民俗艺术主体的意识,民俗艺术参与社会发展等多种关系交相互动的过程。

在他看来,民俗艺术不是孤立的存在,其有自成体系的文化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人、地域、民俗。人在一定地域中繁衍生息,其行为、习惯约定成俗,而民俗艺术品则是俗的物化。中国传统社会乡土性浓重,人们安土重迁,后代生活在祖先的“阴影下”,遵农时,应民俗,文化生态稳定,民俗艺术传承有序。

20世纪,中国社会进入了较为剧烈的转型期,原有的民俗文化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中国各地陆续向工业社会转变,市场经济汹涌,城镇化加剧,打工经济兴起,民俗艺术所依赖的文化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俗(价值体系)和人两大要素均遭到冲击,其存在岌岌可危。新世纪以来,整个世界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各国认识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我国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为各地民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最近几年新型城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传统工艺振兴等国家战略工程的开展,让大家意识到了民俗艺术的资源价值,民俗艺术对社会发展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其自身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对基本的理论做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之后,孟凡行副教授用图像的形式结合中外大量实例,分析、总结、评论了民俗艺术参与社会发展的五种模式。最后他从文化生态多样化的观点出发,强调了在传承民俗艺术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民俗艺术的地域性、民族性,以及民俗艺术主体的复合性等特点。他认为民俗艺术只有在充分自律的情况下才能律他,不然既起不到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会迷失自己。民俗艺术,包括民俗音乐只有在摸清自身的情况下,才能谈活化利用,才能谈参与社会发展。这是民俗艺术工作者最起码的文化自觉。

    孟凡行副教授的报告理论和实践并举,文献和田野互证,发言声情并茂、幽默风趣,获得了大家的高度赞誉,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必博手机网页版音乐理论教研室主任王洁老师主持了讲座。必博手机网页版党总支潘红书记、院长助理于晓晶博士,音乐理论教研室胡畔、王艺蓓、叶姗姗等老师及四十余名同学聆听了讲座,并参与了讨论。

孟凡行副教授


版权所有 © 必博手机网页版 - 必博官方登录入口
方山校区: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601号 邮编:211171